资讯中心 > 超值特价 > 疫情下谋增长,线下美妆店将进行新一轮洗牌?
疫情下谋增长,线下美妆店将进行新一轮洗牌?
2020-08-17 超值特价
分享至

很多线下美妆店经营者说:“2019年太惨了,怎么CS渠道变成这样了?”


2019年的确很惨,但不是最惨的一年。


2020的开年之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中国人在这个春节只能“宅”在家里,整个社会商业活动都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本来应该正值春节时期,盈利颇丰之际,而今连营业时间都变得遥遥无期,美妆行业亦如此,2020年的压力更大了,其中,线下门店的目标或许就成了简单的活下去,撑过低迷时期。更多的是不少零售商品牌借疫情唱起了哀歌,亏损、业绩疲软、关店等声音不绝于耳。


屈臣氏中国自2015年来连续4年处于销售额下滑状态,好不容易在2019年取得2%的增长,今年又因疫情原因,屈臣氏对2020年业绩做了不乐观预测。

 

莎莎国际2019/20财年报告显示,在这一财年中,莎莎国际在中国内地业务亏损为1610万港元,关闭10家门店缩减至44家。

 

此外,还有无数中小美妆店停业关店。


当然,这可不能完全归咎于疫情,毕竟有另外一些品牌,反而在疫情过后紧赶着恢复了扩张步伐。

除去疫情原因,产生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当整个市场的重心正在从品牌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时,线下经营者们还没有来得及转身,不再能够抓取到新生主力消费人群的心理。

90后甚至95后已经成为美妆的消费主力,与上一代相比,千禧一代呈现出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倾向,这些年轻群体在美妆消费中也有自己的偏好,更加主动寻求消费升级,但是他们的经济能力往往有限。例如,不缺乏理性的思考模式——能够达到一样的效果,不会为所谓的奢侈品牌支付昂贵的“品牌溢价”费用;更看重产品而非品牌,容易被好的单品种草,并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往往抱着“反正不贵,买来试试”的心态;喜欢自主选择,不喜被“安利”;喜欢边玩边买,消费也是社交玩乐;颜值主义,容易被炫酷的店面吸引等等

1.webp.jpg

WOW COLOUR店内环境

 

千禧一代的消费者对消费品的信息都不会太陌生。于美妆产品而言,成分和功效是当下消费群体最在意的点,在达到这两个需求的前提下,他们必然会寻求最大化的性价比


零售的本质并未改变,以货、场、人三要素去对照竞争力


:实体经营者对货品的视野局限于本土品牌、知名品牌、网上爆款,而线上经营者流转于世界各地的美妆展和各类卖场,并通过互联网方式让精准需求与顾客接触、认知并便利地购买、使用全球好货。



:实体经营店把场局限于百十平方的门店和附近商圈,而线上经营者面向新客的小红书、抖音、快手、B站等各类社区,自建私域流量的社群和公众号。对于线上经营者来说,消费者活跃在哪里,哪里就是场



:这是唯一实体经营者还有优势的地方,随着5G时代的到来,顾客的线上生活的时间和关注度会增加,逛实体店的时间会进一步减少,人的优势在逐渐减弱。实体是BA面对面给顾客介绍产品,线上是掌柜或者李佳琦、薇娅等网红隔着屏幕给顾客介绍产品。

 

最近,广州和深圳的两家调色师彩妆集合店火热起来,继THE COLORIST(中文名为调色师)开出50家店后,同为本土美妆集合店品牌的WOW COLOUR也一气开出了5家线下门店,均选址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和CBD区域。与丝芙兰国际大牌的选品策略相区别,新锐美妆零售店的选品策略都是近年来通过线上渠道快速成长起来的美妆新物种——国货美妆以及国际小众护肤品牌它们凭借年轻调性、花式营销、高性价比、产品单价更低、消费频次更高、以及对市场变化作出敏锐的上新,消费者今天要什么,明天就能给你什么而屡创销售记录。

2.webp.jpg

THE COLORIST店内产品


新锐的美妆零售店另一个支点——彩妆体验。彩妆的即时改变效果是目前互联网手段无法替代的。新锐美妆零售店主打“随意试、自在选”的特点,不仅每样商品都供试用,还减少了传统BA导购的打扰,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新锐美妆零售店还有一个支点——私域流量。私域流量池是触达消费者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如在疫情期间THE COLORIST的线上渠道全面铺开,将原用于增强用户体验的门店试用装成本,逐渐转移至线上体验,重视会员及私域流量的运营。为移动端用户提供更高比例的试用产品,进而满足消费者线上选购的需求,打造消费闭环。


在这种情况下,线下美妆店要从傲慢被动的坐商模式改变过来,要以专业买手的眼光手对商品上进行增值,重塑买手价值,而不是跟同类经营者拼低价。更要重视会员,打造品牌的私域流量池,达成线上促活。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djdjdjdjdkjdk.jpg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