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编与国内某美妆品牌的营销总监在聊天,他向我吐槽:“别去找主播带货,一夜之间销量上去,隔天全是退货,说主播刷单,叫他们退佣金跟坑位费还不肯,真的是赔本赚吆喝。太气人了。”
但是,我看到的情况是美妆行业邀请主播直播是最多的,每个品牌都争先恐后的进去,难道这看似繁华的直播背后,还有我不知道的吗?
为此,小编查了许多资料。
近年来,我国日化美妆行业迅速发展并崛起。但是,今年受疫情影响,美妆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线下门店经营影响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疫情爆发之后,30%左右的相关实体店被迫停业,部分门店永久性关闭,销售额度出现严重跌幅情况。
在美妆关注度上,总体声量在1月25日(春节)前一周开始下降,而后逐渐攀升。
线下美妆门店纷纷开始自救
在疫情期间,“万物皆可播”的风潮席卷全社会。直播电商进入大爆发期,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深入涉足直播领域,抖音、快手利用自身优势将商品交易与直播互动融合,线下品牌纷纷玩起线上直播。
根据巨量算数的数据可以看出,网络直播用户在2020年呈现爆发增长,直播逐渐常态化。
其中,美妆行业抖音累计开播万粉主播数已达到12000多,月播放数则达到7.5万多,月看播次数达到5.5亿之多,月看播用户数则有1.3亿多。
单从抖音直播数据,就可以看出美妆行业直播带货风头强劲。而直播领域中,秀直播战报也成了家常便饭,直播“神话”-----动辄数亿的销售额的一次次刷屏,着实令人惊叹。美妆护肤成为直播间最热卖的品类,吸引一波又一波的网红、明星涌入直播间。
直播间已然成为美妆品牌们争抢流量、冲刺销售额的重要战场。从品牌CEO亲自上场,到线下门店或主动或被裹挟入场,当下的美妆直播电商已然开启了狂欢模式,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带货规模,不断开创着新的数据纪录。
造成的现象是没有破亿都不好意思把战报发出来。
与此同时,这么高的销售额也引起了消费者的质疑,真的有这么高吗?
近日,有报道指出,快手一姐“小伊伊”与奢侈品商城寺库联手的一场直播中超1亿元的成交额实际只有855万元,成交额存在造假。虽然事后快手官方回应:不存在数据造假,是平台前后端存在延迟造成的。
还有日前,一则名为《要求返还坑位服务费并赔偿一切损失的函》,引发热议。该赔偿函称,杭州子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子屹文化”)向杭州朴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朴润文化”)发函,指出朴润文化恶意刷单的行为令自身及品牌方承受较大损失,要求朴润文化进行赔偿。
而在这些事件背后,更多的是被吹上风口的直播带货,正在成为虚假流量肆意生长的巨大温床。
在直播领域中,粉丝流量与直播带货能力无疑是主播与品牌商家谈判的重要资本,然而为实现快速涨粉,制造直播过程中火爆场面的假象,主播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也由此衍生出一条直播平台流量造假的黑色产业链,直接损害了品牌的利益。品牌方支付高昂的坑位费和主播50%的高佣金提成,付出的资源得不到真实的回报,前脚刷单,制造火爆场面,后脚退货,把损失留给品牌方。赔本赚吆喝,导致一些品牌对直播带货避而远之。
数据造假、虚假宣传、价格混乱等,也成为美妆从业者转战直播渠道心中的痛。
对于火爆的直播,跟随着李佳琦“全网最低价”、“送的东西最多”的现象,给消费者形成一种直播间的价格就是比其他地方便宜,一旦直播间里出现了某个产品,那么它应该就是同一时段网上卖的最低价。实际上,消费者买东西不是冲着主播去的,而是主播这个名字后面的价格逻辑。
最关键
“直播间=全网最低价”
因此,不少美妆品牌也在直播中玩起“全网最低价”,破坏渠道价格体系的现象。国泰君安研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包括丸美、珀莱雅及上海家化的电商收入占比均有20%~40%的提高。但是,该期间内上市公司旗下的美妆产品单价几乎全线下滑,降幅在10%~20%之间。
直播电商虽是新兴的零售模式,但其底层逻辑与传统渠道并无实质区别,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品牌要用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品牌追求的利益最大化。而如果品牌一切为直播是上策,而忽视企业本身的投入及成本,注定是走不了多远的。
在美妆直播带货狂热的背后,美妆品牌要回归生意本质,坚守品牌初心。理智客观的看待网红直播带货数据,警惕直播渠道价格乱战、数据作假对品牌带来的伤害。不能让直播带货吸干品牌最后一滴血。
免责声明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