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之重器,以《中国制造 2025》为纲,智能制造将是中国实现制造业崛起的长期命题。智能制造最终目标是辅以智能设备,实现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而底层的信息化是基础,只有实现底层数据采集和业务流程规范,才能实现上层平台的数据汇集智能分析和网络协同。先有信息化,才有智能化和协同化。◆ 单项业务覆盖向 内部集成过渡,管理信息化向执行环节延伸据德勤 2015 年调研显示,中国制造企业 6%处于信息化起步阶段、46%处于单项业务覆盖阶段、42%处于综合集成阶段,5%进入与全产业链和用户协同创新阶段。在系统应用方面,财务系统、人力资源和研发设计是应用比例最高的三项系统,应用比例分别为 82%、55%、49%。而面向执行环节及产业链协同相关的比如 MES、SRM 等应用水平较低。管理信息化是执行环节的前置基础,协同化是最终目标,内部集成化、执行及协同应用深化将是接下来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重心。在政策支持、商业模式变革、工业互联网平台新机遇等多因素驱动下,将加速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我们统计了 A 股及三板上市(挂牌)企业的智能制造板块收入数据发现,绝大多数公司 2017 年及 2018 年上半年智能制造板块收入增速超过 50%。随着智能制造五年规划临近收尾,新的商业模式变革持续渗透,消费互联网巨头开启 B 端服务大幕,信息化建设高景气度将持续。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将沿着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化的路径发展进化,而当前正处于内部业务板块信息化加速提升,整体协同信息化不断加强,并逐渐向产业链集成化渗透互联网化探索的阶段。在制造业信息化深化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以 GE、西门子、SAP、Oracle 为代表的在工业软件时代就奠定行业地位,并能不断引领行业变革升级的龙头企业,在未来更具先发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基于此,看好围绕这些核心企业的外围生态企业,推荐 汉得信息、赛意信息和 能科股份。这些企业与巨头同行,处行业一线,能最先感知行业脉搏和客户需求变化,是制造业掘金的服务提供商,将受益于整个制造业升级浪潮。另外推荐国内 ERP 龙头用友网络。◆ 风险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带来 IT 投资下滑的风险,产业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市场整体的系统性风险。

一方面,互联网在改变消费者衣食住行的同时,对传统制造业渗透有限。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互联网将成为所有企业直达客户的接口,C2B 等新型商业模式变革必将盛行,对智造信息化水平带来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德国提出工业 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中国提出《中国制造 2025》,智能制造成为大国集体压注的未来方向。本篇报告希望以智能制造最终目标为纲,以信息化助力制造业升级为线,在互联网成为新的基础设施的大背景下,探讨制造信息化的现状、阶段和演化路径,以期挖掘其中相关信息化厂商的未来机遇。市场上的研究多从工业互联网着眼,探讨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和实现后的未来图景。而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还是远期目标,中国智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仍处于单项业务覆盖向内部集成过渡,管理信息化向执行环节延伸,企业信息化向数字化深化的阶段。因此立足当下,本报告从制造业信息化体系架构的源头着手,探讨了智造信息化的进化路径,以及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本报告之亮点在于建立了智造信息化的研究分析框架,基于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前后依存关系,以企业业务为基础,辅以外部变化衍生的新需求,以需求变迁为锚探讨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升级路径。同时报告探讨了互联网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带来的新变化,并展望了互联网对制造业渗透深化后的可能图景。在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的大背景下,以及企业客户在制造环节的需求变迁,叠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激励,智造信息化高景气度持续,将沿着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化的路径发展进化,而当前正处于内部业务板块信息化加速提升,整体协同信息化不断加强,并逐渐向产业链集成化渗透互联网化探索的阶段。在制造业信息化深化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以 GE、西门子、SAP、Oracle 为代表的在工业软件时代就奠定行业地位,并能不断引领行业变革升级的龙头企业,在未来更具先发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基于此,看好围绕这些核心企业的外围生态企业,推荐 汉得信息、赛意信息和 能科股份。这些企业与巨头同行,处行业一线,能最先感知行业脉搏和客户需求变化,是制造业掘金的工具提供商,将受益于整个制造业升级浪潮。另外推荐国内 ERP 龙头 用友网络。公司的 ERP 是管理软件的核心,前瞻布局工业互联网。
﹌﹌﹌﹌﹌﹌﹌﹌﹌﹌﹌﹌﹌﹌﹌﹌﹌﹌﹌﹌﹌﹌﹌﹌﹌﹌﹌﹌﹌﹌﹌﹌﹌﹌﹌﹌﹌﹌﹌﹌﹌﹌﹌﹌﹌﹌﹌﹌﹌﹌﹌﹌声明:恒一公众号所发稿件、图片、视频均用于学习交流,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